图片 加强学法指导,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_21点游戏规则|经典|详细*

21点游戏规则|经典|详细*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毕业论文 > 教育类 > 教育理论 > >

加强学法指导,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

来源::未知 | 作者:21点游戏规则|经典|详细* | 本文已影响
      现在正处在课改的新时期,大力推行生本教育。生本教育要求学生要进行课前预习,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,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,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,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。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如何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。
        一、让学生学会利用学具进行学习
        皮亚杰认为: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,切断了活动与思维之间的联系就不能发展。生本教育特别强调要以生为本,因此,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“教师演、学生看”的被动局面,多让学生利用小棒、圆片以及各种学具自己进行实际操作。在摆弄学具的过程中,学生的思路会随之展开,这样学生在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的基础上,就能逐步地展开探索,逐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。比如教学数的组成时,就主要是通过学具的操作进行的,学生将2根小棒等分成两部分,在学生头脑中建立“2”的分法的表象,在这个基础上,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,学生很快就熟识了2的组成。以后再教学3~10的组成,学生自觉地借助学具的操作,很快就掌握了它们的组成。通过简单的动手,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。
        二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发散思维的能力
        在知识的学习中,要以知识的学习为载体,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,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会计算就可以了。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,有目的、有计划地进行培养,并把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。
        比如这样一道题,是一幅图,框子里边有24个红萝卜,外边是5个萝红卜,让学生列一道算式。这个时候教师不要急于引导做加法还是减法,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图,然后自己列出算式来。学生可能有的列的算式是24+5=29,这时教师可以问:“你为什么这样列啊?”或:“你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啊?”也可能有的学生列的算式是24-5=19,这时可以让列算式的学生说说表示什么意思,也可以让其他同学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。 
回答的同学可能只说出一种意思:“框子里边比框子外边多几个萝卜?”这时可能有的学生说想法不一样,要马上让他回答,可能就会说出:“框子外边比里边少几个萝卜?”
        这样既让学生列算式,又让学生说意思,学生不但对算式有了更深的理解,而且举一反三、深层次地掌握了所学知识。
        再比如,根据一幅情境图让学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,列出算式。在教学时也是不要急于跟学生说根据哪些信息列什么样的算式,要让学生自己观察后列式,交流时一定要让学生说说算式的意思。
        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,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。
        三、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
       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,和生活是密切联系的,因此,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,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需要,从而产生学习兴趣。
    现在的课本安排的练习题,大多都是和生活联系密切的,贴近学生的爱好。除此之外,教师还可以创造一些情境让学生学习。
        例如学生学习元角分的知识时,组织学生进行“开办小商店”的游戏活动。让每个学生带一些书本、铅笔、卷笔刀、橡皮及玩具等,标上价格,作为商店里的货物。各个小组各选派一名学生做营业员,其他组员做顾客,老师发给做顾客的学生一些钱,也可让小组准备一些,然后分几个商场进行买卖活动。在活动中,人人争做优秀营业员或文明顾客,秩序井然,个个都购到了自己喜爱的物品,而营业员的账目清清楚楚,分文不差。活动结束后,老师就让学生回忆买卖货物的经过,提出一道或几道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。这样,把学生组织到游戏活动中,在游戏中既学习了知识,又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,寓教于乐,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,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        四、培养学生细心和善于检查的良好习惯
        粗心是很多学生的一大特点,因此,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和做完题后认真检查的习惯。小学生一开始不会检查,教师就要加以引导。比如当学生做完题后就开始玩,老师可以说:“你做完了吗,如果你能从头就像没做一样再想一遍就更好了,看看你这次想的答案和开始是不是一样。”学生会去看,老师要适时表扬,慢慢地学生就会养成检查的习惯。
        总之,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,并且要有耐心,从一年级就开始逐步培养,当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后,你会发现你的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21点游戏规则|经典|详细*

随机阅读TODAY'S FOCUS